什么樣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據《商業周刊》報道,過去美國科技廠商緊握研發設計,將制造外移,但是近年來卻發現,單單靠自己研發,有些力不從心,無法適應全球市場越來越快的發展速度,于是,連研發設計也開始外包。我們是否也應該認識到,從“Made in China”向“Design in China”的轉變也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我們是否知道什么樣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中國將會成為全球工業設計的中心!”TCL彩電全球設計總監、倜儻團隊總經理杰拉德·沃尼奧認為,中國如今已成為全球制造中心,作為與制造業密不可分的工業設計業,從歐美向中國轉移將成為不可阻遏的必然趨勢。
近期國際油價都在高位運行,導致深圳、武漢、海口等地的柴油供應告急……
據《商業周刊》報道,過去美國科技廠商緊握研發設計,將制造外移,但是近年來卻發現,單單靠自己研發,有些力不從心,無法適應全球市場越來越快的發展速度,于是,為了降低成本、搶速度,美國企業不但將生產制造外移,就連研發設計也開始外包。據統計,美國70%的PDA、65%的筆記本電腦、30%的數碼相機、20%的手機都是委托國外企業設計的。
在我們一邊感嘆中國的工業設計剛剛起步,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認識到,從“Made in China”向“Design in China”的轉變也并不是那么遙不可及。
國內企業的惰性
“當進入以創新實現價值增值的經濟發展階段時,工業設計就會成為先導產業,成為創新資源、增加社會財富、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講,工業設計水平將極大地影響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水平。不僅如此,高新技術產業是創新特征最明顯的產業,但高新技術中的原始創新性一般來說投入大、周期長,而工業設計中的技術一般運用的則是成熟的技術,得來相對容易,經過集成和綜合,就能設計制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產品。反之,工業設計的發展和水平的提升,會向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出新的需求,又將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華人世界首位獲得iF大獎的設計師、華碩電腦設計主任蕭銘楷轉述給《新營銷》記者這么一句話,“在發達國家,由于設計在制造產品差異和了解消費體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已經成為繼‘六西格瑪’之后企業最重要的營銷理念和提高企業創新成功率的最佳方法。”
不過,很顯然,國內除了少部分企業外,對于工業設計的認識并沒有達到如此高度。即使在起步較早的珠三角地區,很多已經在應用工業設計的企業也只是把工業設計人員當成了美工來用,改一下產品外觀,弄個漂亮造型,實際上做的都是表面功夫。
業內人士介紹說,國內企業在尋找設計合作伙伴時,往往進行“比稿”,實際上這些企業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對合作伙伴是否了解,也不考慮合作伙伴對自己的產品定位及市場狀況是否了解,甚至對自己是否具有相應的工業設計后期執行能力都不太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合作,簡單地根據設計方案大批量生產產品,企業就會面臨巨大的風險。
楊明潔聯合設計機構總監、上海設計中心副秘書長楊明潔告訴記者,國內企業還面臨著一個惰性問題。“國內企業發展的道路、歷史與國外企業是不一樣的,國內企業發展時間短,在時間上受到制約。中國企業早期都是根據外國訂單做加工,只負責生產,在創新和設計上沒有概念,養成了惰性。”
“如今,以廉價壓低成本,追逐銷售量以獲利,成為國內眾多企業發展的目標,它們并未將自主設計研發、提高產品的設計附加價值作為自己的目標,其結果是國內大部分企業‘目標短視’。”華東師范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劉斐能夠理解原始積累時期國內企業的實際情況,但是國內企業必須提高設計意識,將設計附加價值作為企業的另一個重心。
當然,國內企業在工業設計上也并不是一無是處。早些年,TCL通過在機殼上鑲嵌鉆石,將3000多元的一款手機賣到了8000多元,充分展現了設計的力量。TCL董事長兼總裁李東生提出,要在未來幾年內,將TCL打造成具有鮮明個性的品牌,使之成為中國最有創造力的品牌。為實現這一愿景,TCL重新定義設計力,確立了自己的設計價值觀:“只設計對消費者有意義、恰到好處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時尚、親和的使用體驗”。聯想早在2002年便成立了工業設計中心,將工業設計定義為次核心競爭力,通過工業設計增強品牌競爭力。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
什么樣的設計才是好設計?楊明潔認為,首先,在視覺層面應該給消費者帶來快感,方便消費者使用;其次,在用戶層面,也就是使用者層面,應該符合人體工程學,具有安全性;再次,在生產層面,要能實現規格化生產,代價不能太高;最后,在社會層面,對社會要有責任感,例如符合環保要求,符合產品特定消費群的社會屬性。
而設計作為“人”的設計,劉斐認為:“在未來10年,一種意識性的設計回歸是一種可能的現象。重新使用一些裝飾性元素,重新重視人性化曲線設計,甚至反古典的設計風格都有可能卷土重來。但是現代簡約風格,仍將是設計的主流。”
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它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工業設計能為自己的品牌帶來個性,是競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現在,中國的經濟地位是反映在絕大部分消費產品上印有‘中國制造’,如果國內的工業設計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大概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產品上印著‘中國設計’的字樣。” 國內現代設計及現代設計教育奠基人、美國洛杉磯藝術中心學院理論系和研究生院教授王受之說。
在王受之看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亞洲國家的設計產業、設計教育也在飛速發展。雖然現在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基本上還在模仿、抄襲西方國家的工業設計,整體設計水平不高,大部分設計比較刻板、單調,缺乏原創,但是作為一個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傳統的地區,亞洲國家總有一天能夠擺脫模仿、抄襲,走進自我創造的新境界。
“如果要給21世紀的世界工業產品設計作出一個界定,我想,它正在朝多元化、個人化、試驗化、非批量化幾個方向發展。”王受之說。
王受之認為,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的中心,加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可以想見,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制造”將從“中國設計”中找回自信,屆時,中國企業將真正體會到工業設計作為一種力量所帶來的快感。